兰山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产全肉乱妇杂乱视频_国产老熟女高潮毛片A片仙踪林_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_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 国产全肉乱妇杂乱视频_国产老熟女高潮毛片A片仙踪林_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_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欢迎访问国产全肉乱妇杂乱视频_国产老熟女高潮毛片A片仙踪林_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_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概况 >> 兰山概况 >> 数据兰山【已归档】 >> 统计公报 >> 正文

    兰山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9日  点击:

    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下,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努力拼搏,全区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6亿元,由于旱灾影响,比去年略减;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5%;其中:工业增加值33.38亿元,比上年增长24.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73亿元,增长10.98%。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8.68%、56.08%、35.24%.全区财力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CDP比重达到5.34%,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

    一、农 业

    农业经济形势基本稳定。全区不断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继续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稳固农业经济基础地位。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49.96万亩,比上年减少5.34万亩。由于全年气温偏高少雨,持续干旱,粮食生产减产幅度较大。粮食播亩单产305公斤,比上年亩减28公斤;粮食总产15.24万吨,比上年减少3.19万吨,减产17.31%。蔬菜、瓜类总产量10.53万吨,比上年减产12.63%。果品总产量3.06万吨,比上年增长1%。全区继续扩大特色、优质、高效农作物播种面积,共发展塑料大棚2415个,比上年增肌778个。其中:蔬菜大棚1795个、花卉大棚293个、畜禽大棚221个。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6.8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26.49万亩,占耕地面积76.6%,化肥用量(折纯量)1.95万吨。

    受金锣、六和等食品加工冷藏企业带动,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生猪出栏27.47万头,比上年增加0.16万头;羊出栏5.12万只,比上年增加1.4万只;家禽出栏674.02万只,比上年增加165.98万只,增长32.67%。肉兔出栏33.72万只,比上年增加5.4万只,增长19.07%;全区肉类总产量3.17万吨,增长8.29%。禽蛋总产量1.21万吨,比上年增长36.82%;奶类产量0.27万吨,比上年增长3.76%。畜牧业实现总产值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1%,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8%。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81万亩,四旁植树120万株,木材采伐量0.79万立方米,编条产量4.27万吨。

    渔业生产比较稳定。水产品产量2933吨,其中鱼类2534吨。

    二、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有力拉动全区经济增长。全区各级按照“工业强区”的指导方针,重点突出“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城镇建设”三项工作重点,加强城镇、园区载体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加大工业经济建设投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区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实现工业增加值33.38亿元,比上年增长24.46%,占CDP比重达到51.75%,比上年提高3.4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现价)105.72亿元,增长31.78%;累计实现利税11.16亿元,增长111.34%;实现利润总额8.74亿元,增长142.17%。

    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 8%,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累计实现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4.14亿元,比上年增长46%。骨干企业支撑带动作用强劲,骨干企业群体不断壮大。金锣企业集团全年实现产值55.6l亿元,增长14.09%;实现利税9.07亿元,增长139.6%;实现利润7.29亿元,增长170.69%;其他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50.11亿元,增长48.96%,实现利税2.06亿元,增长37.33%;实现利润1.45亿元,增长59.34%。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6.4%,比上年同期提高10.39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亏损面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年末企业亏损面为3.33%,比上年降低0.8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73万元,亏损企业亏损程度有所上升,较上年增亏l60.3万元。

    部分工业企业在竞争、发展中,逐步壮大实力,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骨干主导力量。全区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实现利税过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1家,利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9家,其中:利税过亿元的企业1家。山东翔龙集团、金湖水泥厂、金升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裕兴畜牧食品有限公司、三维油脂公司、中联集团公司、电力金具股份有限公司、华星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华森水泥集团公司、六和集团公司等企业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骨干支柱力量。

    三、国内商业贸易

    商贸经济稳步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市场建设的拉动,消费市场兴旺活跃,市场交易量持续增长。全区在继续加快市场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欺诈顾客行为,打造“诚信”市场,规范市场管理,不断改善商贸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全区商贸经济的持续繁荣。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2%。批发市场成交额298.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10.08亿元,增长7.23%。大中型批零贸易企业经过不断改革、探索、发展,摆脱了连年营业额下降

    局面,全年实现销售额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受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全区交通、餐饮、仓储、服务、物流业进一步发展。一批大型商贸物流中心、商业步行街正在投建中。专卖店、联锁店、美食城等购物、休闲、餐饮网点迅速发展起来,促进全区第三产业经济更加繁荣。

    四、对外经济贸易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逐渐好转,全区外向型企业不断拓展境外销售市场,扩大企业产品出口量,使全区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到4.8亿元,比上年增长39.94%。其中自营出口实现1813万美元,占出口量32.86%,比上年增长39.46%。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6倍。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9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9倍。

    五、固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全区各级充分利用国家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下大力气抓招商引资工作,扩大经济建设及投资规模。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75亿元.比上年增长35.86%,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完工,使部分骨干企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一批新上项目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在总投资中:国有及其他单位共完成投资额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9%。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28亿元,更新改造完成投资0.2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34亿元,比上年增长64.39%。房产开发投资成为近几年投资增长较快的行业之一,加快市区旧城旧居改造步伐,改变了城区面貌。城镇集体完成投资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33%;城镇个体完成投资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2.2%;城镇集体投资主要以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农村集体投资完成3.54亿元,农业个体投资完成3.65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性建设以及农民私人建房。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物流业得到明显带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全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区境内公路里程达到224.4公里,其中干线公路54.5公里。民用营运汽车拥有量达到13300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10100辆。公路客运周转量达到16437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达到24600万吨公里。全年邮电业务总量为50061万元。其中,邮政完成业务量1090万元,电信业务量23771万元,移动业务量21000万元,联通业务量4200万元。年末电话用户25.5万户,其中农村用户6.7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1.2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5.39万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各级强化税收征管,财力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年财政收入状况良好。实现财政总收入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4%;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2.23%,全年财政支出3.93亿元,增长21.24%。

    金融业迅速发展,运转形势良好。12月末,金融部门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7.8亿元,比年初增加25.76亿元,增长25.25%;各项贷款余额90. 33亿元,比年初增加22.3亿元,增长32.78%;贷款增幅高于存款增幅7. 5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82.17亿元,比年初增加14.66亿元,增长21.72%。金融部门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保险业迅速发展。全区保险业承保额达到32.26亿元,其中农业承包额0.24亿元。全年保费收入5319万元,比上年增长55.88%;已决赔款2595万元,比上年增长36.84%。

    八、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全区科技事业持续发展,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万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0.58万人。获取市级以上科研成果3项。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一。

    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继续巩固“普九”成果,推动素质教育,加强校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全区共有普通中学54所,小学137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5001人,小学专任教师3768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48万人,小学在校学生7.78万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继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强基层文化场所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促进了文化事业繁荣。全区拥有影剧院1处,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量18万册。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万户。

    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强化卫生执法和医疗程序整顿,加强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区拥有卫生院14所,拥有医疗床位724床,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117人,其中医生651人。

    九、城乡居民生活

    2002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30.08元,比上年增加1204.68元,增长16.45%;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94.24元,比上年增加322.68元,增长6.3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183元,比上年增加151元,增长4.9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21.15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食品消费支出748.76元,衣着消费支出219.45元,居住消赞支出404.45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49.31元,医疗保健支出76.6元,交通通讯支出228.4元,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11.3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82.88元,农民消费受收入增幅较缓影响支出趋紧。 

    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38306人,其中机关参保人员16209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19345人。

    十、市场物价、人口

    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5%,比上年略降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略有上升,衣着、医疗保健、居住类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1.4%、94.5%、98.8%、99.8%。

    据公安人口年报资料,全区年末总人口85.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45万人;全区年末总户数24.19万户。人口出生率为12.02‰,人口死亡率为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03‰。

    上一条:兰山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