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产全肉乱妇杂乱视频_国产老熟女高潮毛片A片仙踪林_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_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全肉乱妇杂乱视频_国产老熟女高潮毛片A片仙踪林_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_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欢迎访问国产全肉乱妇杂乱视频_国产老熟女高潮毛片A片仙踪林_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_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概况 >> 兰山概况 >> 数据兰山【已归档】 >> 统计公报 >> 正文

兰山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9日  点击:

2007年,全区各级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着力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解决民生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6亿元,增长2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171.98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28.52亿元,增长23.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去年同期的2.2:58.0:39.8调整为1.8:56.2:42.0。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两税占GDP的比重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和0.5个百分点。

一、农业

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及市场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全区农业生产保持了良好势头,结构调整继续优化。粮食生产获得丰收;畜牧业生产跃上新台阶,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2007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5.5亿元,同比增长1.3%。粮食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40.79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1.93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46256吨,其中夏粮总产量达到67031吨,秋粮总产量达到79225吨。粮食单产达到359公斤/亩,与去年基本持平。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肉类总产量16919吨,下降11.15%,禽蛋总产量6583吨,增长4.05%,奶类总产量8541吨,增长88.09%,水产品产量3080吨,增长1.99%。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14个,区级以上龙头企业97家。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和效益稳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2007年末,全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72家,累计完成总产值624.85亿元,增长34.63%;实现工业增加值135.97亿元,同比增长24.24%;实现销售产值611.13亿元,增长34.6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3.05亿元,增长32.30%;实现利税47.17亿元,增长25.73%;利润总额36.26亿元,增长22.1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6.63亿元,增长31.6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3.54%,较年初提高3.19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26.67亿元,增长3.87%。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0%,比去年同期提高0.03个百分点。

三大支柱产业不断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2007年,规模工业中,食品业是规模工业起步阶段的支撑产业,有全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基地,实现产值232.26亿元,利税12.29亿元,分别占规模工业的37.2%和26.1%;板材业为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产业,成为闻名全国的人造板生产基地,实现产值135.14亿元,利税10.52亿元,分别占规模工业的21.6%和22.3%;有色金属业成为江北最大的铜材生产加工基地,实现产值85.11亿元,利税5.38亿元,分别占规模工业的13.6%和11.4%。这三大产业是全区工业快速发展的龙头,对全区工业起着强劲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也为兰山工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名牌产品。2007年,实现产值过亿元的企业71家,完成总产值478.06亿元,占全区总产值的76.5%,其中,产值过10亿元企业7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9家和1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54家,比上年增加13家,实现利税34.98亿元,占全区利税的74.2%,其中,利税过亿元的5家。知名品牌实现新突破,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名牌2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山东名牌15个、山东著名商标7个。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12亿元,同比增长8.5%。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产值72.17亿元,增长8.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70.1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25.7万平方米。

三、商贸

批零贸易餐饮业稳定发展,是服务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2007年,全区批零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4.39亿元,同比增长17.2%,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8%,是三产中占比最大的行业。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区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消费市场体系日渐形成。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商品销售热点面扩量增,以住房、汽车、通讯、旅游为新的消费热点的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7.09亿元,增长19.74%,增速逐年加快。批发市场改造提升快速推进,胶合板、化工、装饰材料、厨具、汽配、摩配、家电和站前五金市场实现整体搬迁。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批发市场84个,亿元以上市场39个。2007年,全区实现批发市场成交额470亿元,增长4.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坚持有保有压,发挥投资在建设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0%。非国有投资所占比重加大。国有及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投资完成42.93亿元,占投资比重24.6%,集体及个体单位投资完成131.49万元,占投资比重的75.4%。

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依然强劲。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项目中,过500万元的项目达396个,完成投资138.71亿元;过3000万元的项目达178个,完成投资115.81亿元;过5000万元的项目达126个,完成投资100.01亿元;亿元以上项目46个,完成投资64.98亿元。

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房地产投资完成33.24亿元,增长22.2%。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完成21.26亿元;土地开发投资完成4.83亿元。从建筑和销售面积情况看,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4258362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39887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5.25亿元。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2007年末,全区境内公路里程达1333.8公里,其中高级公路38.5公里。境内高速公路167公里。境内铁路营业里程28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8.78万辆,其中个人汽车6.92万辆。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34.45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32.82亿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年末邮政业务总量5178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31830万元,增长11.8%。固定电话用户42.72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6.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5.56万户,比年初增加1.84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8.64万户。

六、财税、金融

财政、税收持续增长。全区财政实力,财力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07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7.95亿元,增长26.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1009万元,比上年增长25.41%,其中地方税收80730万元,增长35.9%,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9.92%;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财政支出129655万元,增长29.61%。全区共实现国、地税收入39.72亿元。其中实现国税收入24.19亿元,增长26.13%;地税收入15.53亿元,增长28%。

金融业运行良好。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49.76亿元,比年初增加4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金融业向社会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92.85亿元,比年初增加30.74亿元,同比增长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36.14亿元,比年初增加32.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

七、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区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1项,其中市级以上3项;全年申请专利769项,授权专利868项。

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全区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成功创建了省级教育工作示范区和省级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2007年末,全区辖区各类学校154所,在校学生167721人,其中:中等专业及以上学校16所,在校学生17071人;普通中学36所,在校学生62601人;小学102所,在校学生8804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升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均为100%。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至年末,全区拥有区级影剧院1处,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群众艺术团1个、文化馆1处,文物所1个;公共图书总藏书量20.2万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服务业中的一支生力军。2007年,全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22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3.99%,比上年同期提高1.43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21万户,新增2万户,有线电视村级联网达到100%。

卫生工作逐步加强。2007年末,全区辖区内拥有医院、卫生院50处,拥有病床床位7052床;全区共有参合农民45.81万人,参合率91.48%。

九、居民生活、社会劳动保障、人口

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全区始终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项大事、实事来抓,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加,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65元,比上年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822元,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5796元,增长16.0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828元,增长28.5%;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589元,增长21.0%。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居民消费,提高了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209927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3374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5875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00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255人。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6831人,其中城镇居民享受低保人员2072人;农村居民低保人员4759人。

人口总量稳中有升。据公安人口年报资料,全区辖区年末总户数262491户,总人口905825人。出生人口9619人,人口出生率为10.62‰;死亡人口3031人,人口死亡率为3.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7‰。

注:1、本文所列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均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文所列数据除财政指标及特别注明的外,其余均为含市直数据。

3.所有数据最后以统计年鉴为准。附: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上一条:兰山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下一条:兰山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

关闭